股票配资手机版科技产业强势崛起股票配资手机版
第137届广交会第一期刚刚落下帷幕。说起第一期的亮点,除了越来越多的境外采购商之外,还有不断“整活”的机器人。事实上,广东不仅挑起了经济的大梁,也是顶起了机器人的半边天。
据广东省工信厅统计,2024年广东工业机器人产量超24万台(套),产量同比增长31.2%,连续五年居全国第一,占全国市场总量的44%。全国每3台工业机器人就有一台“广东造”。
机器人只是广东科技创新的冰山一角。广东制造的新能源汽车、智能终端、无人机持续热销海外……这些都显示出广东产业向“新”图强的坚定步伐。为什么这么多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强的企业在广东生根发展?广东的产业生态在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具备哪些优势?我们来听听世界数字科学院国际首席人工智能官杜兰博士怎么说。
广东具备庞大丰富的市场和产业基础
杜兰: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曾经在去年的一场座谈会上表示,粤港澳大湾区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同时拥有机电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地区。以广东为例,它拥有制造业全部31个大类,其中15个规模位居全国第一。在人工智能领域,整个大湾区汇聚了华为昇腾AI芯片、腾讯云AI平台、商汤科技智能视觉国家平台等核心力量;智能制造方面,格力电器年产工业机器人超2万台,拓斯达3-6轴工业机器人国产化率第一,华数机器人自主控制器打破国外垄断;自动驾驶领域有小马智行这样的行业标杆;大疆的无人机,更是在全球都占据领先地位。
这意味着什么呢?我用马斯克今年一场演讲里的话来说。他说,“AI肯定不能只存在于数据中心里,它需要通过实体来执行任务”。这里的实体当然就是指千行百业的实体经济,包括行业的私有数据、行业经验和应用场景。它们一方面可以通过“需求端倒逼创新”的机制,以痛点驱动AI创新,另一方面,制造业积累的海量数据也能为AI训练提供燃料。我想,这就是广东的产业生态在这一波“新质生产力”竞赛中所具备的最大优势——庞大且丰富的市场和产业基础。
“乐高式”产业链激发多元创新潜力
杜兰:为什么这么多科技含量高的企业都在广东扎根呢?我觉得可能是有两点。
第一,广东全面的产业市场提供了大量真实场景的数据。在AI时代,数据本身已经成为了一种非常珍贵的资源,特别是行业专业数据,就是训练行业大模型的核心燃料。AI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是“物理AI”,也就是AI对于真实物理空间的理解和感知。
现在的仿真环境训练虽然也在进步,但仍然比不上真实物理世界。就像你再如何用语言教一个人握住瓶子,都不如让他直接看到这个瓶子的形状,知道它有多重来得快。大量真实的、现实的、复杂的产业场景会提供传统实验室无法模拟的复杂环境变量,这几天很火的机器人马拉松比赛最大的意义也就在于此——既能快速暴露技术缺陷,也能直接推动算法迭代效率大幅度提升,驱动技术验证闭环。
第二,“乐高式”产业链的组合创新。我们说一个城市拥有庞大且丰富的市场和产业基础,肯定不单指它有几个龙头企业,而是说有大量的中小型企业进行模块化的分工和动态协作。比如,OPPO滨海湾智慧园区曾联合香港理工大学成立创新研究中心,孵化AI影像算法技术,并通过5G研发中心向中小企业提供测试平台。
在这样一种去中心化的生态网络下,规模再小,赛道再细分的企业,都能在生态中找到自己独特的接口价值,同时也能在市场化契约下快速重组,形成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协同体系。就像乐高积木的魅力不在于单块的精巧,而在于无限组合的可能性中定义新的规则。
广东外贸交出“开门稳”答卷
透过广交会,世界看到了广东的“含科量”,同时也看到了广东作为外贸大省的活力。本届广交会参展企业约3.1万家,其中出口展参展企业首次突破3万家,比上届增加近900家。此外,第一阶段展期吸引了来自全球216个国家和地区的148585名境外采购商参会,较第135届同期增长20.2%。这些采购商们以实际行动对中国与广东的产业链供应链投下信任票。
一季度的进出口数据也验证了这点。尽管当前外部环境依旧复杂多变,但广东的外贸依旧韧性十足。据海关总署广东分署发布的数据,今年一季度广东进出口总值达2.14万亿元,同比增长4.2%,增速高于全国2.9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34万亿元,进口7981.5亿元,分别增长1.4%和9.3%,规模创下历史同期新高。在全球贸易承压的背景下,广东外贸为何能展现出如此强的韧性?目前全球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持续加大,外向型经济特征明显的广东要如何提升抗风险能力?我们来连线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WTO研究院院长屠新泉。
广东产业结构升级走在前列
屠新泉:这几年,外贸形势相对较为严峻,但根据今年第一季度的数据,广东省的外贸仍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并在全国范围内保持领先地位。这一方面反映出,广东在应对外部复杂严峻环境时,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采取了多种措施,发挥了在对外贸易方面的渠道优势,充分利用了自身的基础能力与优势。另一方面,也是我认为这两年做的特别好的一点——广东省近年来在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和升级方面也走在了全国前列。受国家要素禀赋结构变化的影响,传统的劳动密集型或技术相对较低的机电产品的优势逐渐下降,但广东在产业结构升级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尤其是在新能源(包括新能源汽车)、无人机、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领域,取得了较好的发展成果。因此,广东的外贸也有效地将这些优势转化为实际表现。
广东作为我们重要的对外贸易窗口,凭借其完善的物流和外贸基础设施,也为其他省份的外贸提供了重要支持。实际上,广东的外贸数据中有一部分,也来自于其发挥窗口作用,推动其他地区的外贸在广东得到很好的实现。
广东商品具备全球竞争力
屠新泉:众所周知,在四月初的时候,美国发动了全球性的贸易战。这无疑对今年后半段的外贸发展构成了较为严峻的挑战。广东作为外贸大省,也是首当其冲的。但我想,外贸发展的基础仍然是自己的竞争力,仍然是自己的产品。在这一点上,我对广东充满信心。
正如我之前提到的,广东在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进步方面取得了非常好的进展,这使得广东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完全没有问题。尽管在美国市场可能面临较大阻力,但我们的产品在其他市场仍有广阔的机会。即使在美国市场,一些不可替代的产品也依然能获得市场份额。
在当前困难形势下,我们首先要做的还是由政府为这些相关的外贸企业提供有力支持,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同时,政府和企业要相互配合,尤其企业也应主动寻找并拓展新的市场。实际上,全球市场是非常广阔的,中国及广东的商品在世界各地都很受欢迎。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节目嘉宾意见仅代表本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