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见闻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刘郁,欢迎来到《化债浪潮下的资产定价新逻辑》。
日本商品被称为“不变价标签”,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在整个社会预期很低的时候,价格和需求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线性的,而是拐折型的。
也就是说,价格稍微提高一点,需求就会大幅萎缩;但价格下降,需求也不会增加。这就导致企业始终不愿意改变价格,既不涨价,也不降价,因为涨价和降价都对他们没有好处——这就是日本企业在这个过程中的策略。
而在这个过程中,日本的YCC政策走向了非常极致的地步。为什么日本最终走向了如此极致的政策?
背后的一个现实困境是,日本央行购买了太多的债券,到了“买无可买”的地步。大家可以这样理解:日本每年新发行的债券,几乎都被央行买走了。但即便如此,依然没有带动起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央行要继续刺激经济,核心手段就变成了YCC。
本节内容,华西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刘郁将深入分析日本通缩中的繁荣
为什么走到极致的货币政策也没能让日本实现通胀目标?
一路走来日本债务越积越多,内债的极限在哪里?
对「大师课 | 化债浪潮下的资产定价新逻辑」感兴趣的朋友,欢迎点击下方图片加入,学习本课程的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