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柔走法:震荡前行,每个人都有机会,都能上车
有的人存在于世上是一种罪过,他们犯罪,他们邪恶,如恶魔一样,给无数人带来了伤害。但有的人的存在,是为了让别人生活得更美好、更幸福,他生活的意义在于成就自己,他用自我的坚持和付出走出了一条康庄大道。
无论外界如何诱惑他们,都坚守自己的初心,向着需要自己的地方,勇往直前。他军功章一堆,压在箱底不让人知,隐姓埋名50年,在农村支农一辈子,这个人就是李文祥。
抛头颅、洒热血,奔赴国难
李文祥出生于河南省的一个小乡村,他出生那时候,中国正处于十分动荡的阶段,因此长大后的李文祥立志入伍,成为了保家卫国的一名战士。他说,他这一生最大的志向就是看到祖国统一,国家富强、国泰民安,哪怕这个代价是让他用自己的生命去换取。
在那样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我们可以想象想象每一场战争是血肉的搏杀,是不容退后半步的战场,那里充满着勇气,毅力,决心,坚忍,依靠的,是对于祖国的一腔热血和为家为国的情怀。
李文祥在战场之上无畏生死,抛头颅、洒热血,取得了一次又一次卓越的战功,他荣获特等功、一等功、二等功……并获得了“战斗英雄”的荣誉称号。
无数的称号加身,他戎马半生,每一个得来的功勋,都是一段刻骨铭心、难以用言语形容的铁血历史。那金戈铁马、铁骨铮铮是一段又一段血和泪的见证史,见证了李文祥的英勇无畏,见证了他为祖国的肝胆忠心。
但即使他战功显赫,却并没有使他骄傲自满,而是选择在战争结束后,响应国家号召,投身农村,隐姓埋名。
哪里需要我,就到哪里去
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进入和平建设时期,那个时期的他,选择投身于农村建设当中,帮助农村大众脱离贫困。当时身边的亲人都不理解他的举动,所有的人都认为如今的这样一位战斗英雄,只要一留下来,一生会是数不清的荣誉光环。
但是这位革命老人却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投身到祖国最需要的贫困地区,回到了老家河南,做起了一名本本分分的农民。
他曾说过,“这一辈子最幻想的场景,就是看到农村的人民,一个一个都富了起来,把日子过好是他自己最大的愿望。”于是他选择把功勋、奖章用布包好,把所有的荣誉一并藏在了箱子的最底下,他把自己当做一个普普通通的退役军人,融入了普通百姓的平凡生活。
在农村的生活期间,他帮助家乡的父老乡亲解决了温饱问题,面对家乡贫瘠的土壤,他带领全村村民开渠引水,修整水田,帮助大家富裕起来。而且他还学习技术,带领大家一起种植水果,发展小麦加工……一系列的行为。
只要是有利于村子的发展,只要是能够帮助家家户户的生活更好,他都会去尝试,都会去做,并且努力地呼吁大家一起行动起来,而这一干就坚持了51年。
在这五十年的期间里,在村子里面无论哪家哪户有什么需要,他都第一个提出“:愿意效劳,愿意做贡献”,可以说,他将自己的全部都贡献了出来,只为了看着乡亲们过上好日子。他从来不喊苦不喊累,在他眼里,看着周围的生活一点点变得更好,便是他最大的快乐!
隐名于山水,淡泊名利
回到家乡之后的他身无分文,一贫如洗,他和妻子住在一间破落的老房子里,房子里面四处漏风,下雨时还会漏雨,他的妻子又因病,身体不好怕冷。这样艰难的生活条件,却始终没有阻挡他有一颗热爱百姓的心,即使自己处境艰难,也还是会把积蓄拿来投身于农村建设。
李文祥无时无刻不表明着自己的志向:大家过上好日子自己才会开心。后来村里的生活条件,在他的带领之下变得越来越好。
他成了村里的村主任,但是他仍和妻子住在那个那间破烂的房子当中,过了很久很久,在国家的帮助之下,他们才建起了三间小平房,过着朴实却充足的日子。
所有知道李文祥的人,都是这么评价他的,“李主任这一个人,一生光明磊落,做了这么多年的村干部,从来不会占老百姓一分便宜,不会多要我们一分钱,老百姓没有一个不夸赞他的,他才是真正细心,为我们好的是我们村的骄傲,也是整个中国人的骄傲!”
一段又一段高度的赞誉,可见李文祥的事迹是多么地深入人心,他的前半生铁血峥嵘,后半生回归乡村,恬淡朴实,他也不向别人炫耀自己曾获得的荣誉,也不去抱怨自己后来选择生活的清贫困苦。
前几十年,为了祖国热血沸腾,后五十年为了家国百姓,无怨无悔,他是真正的立志为国家和百姓做实事的人。
直至2011年,当有记者去李文祥老先生的家采访时,这个老人所有的秘密,才被揭开。此时,所有的人都知道了他曾经是一位国家功臣,却甘心隐姓埋名五十年在农村支农扶贫。当时的所有人无一不对他钦佩、赞扬,他说“如果百姓过得不好,我自己吃香喝辣的,也没有任何意义。”
就是这样一位老人,他明明可以拥有着更高质量的、更体面的生活,享受着人人的尊敬和爱戴,可是他却选择隐姓埋名,帮助更多的人过上好日子,可想而知,在这五十年的期间他曾受过多少委屈,也曾有过多少无奈、心酸和不为人知的感慨,但是他都一一挺过来了,并且还带领了更多的人脱贫致富。
而这也许就是这位英雄,一生真正的价值所在。我们致敬英雄炒股票加杠杆,缅怀伟人,而李文祥便是我们每一个人学习的榜样。
支农祖国人人李文祥农村发布于:天津市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